• 业界备战迎峰度冬 各地能源保供情况如何?
    2023-11-14 来源:  |  点击率:
    分享到:

    根据中央气象台消息,今明两天,冷空气继续影响我国中东部地区,中东部大部地区最低气温或日平均气温累计降温4到8℃,局地降温10℃以上。

    大幅降温,给能源保障提出更高的要求。作为能源保障中压舱石,煤炭行业加大增产保供备战迎峰度冬

    煤炭行业加大增产保供

    备战迎峰度冬

    在新疆最大煤炭生产企业,记者在生产指挥中心监控大屏看到,百米井下和露天开采现场正加足马力生产,各装运站点快速装车,不断发往区域内外各大用能企业。

    国能新疆公司副总工程师 赵南方:强化产运销一体化协调,充分释放优质产能。目前,每日生产煤炭超20万吨,火车发运25列以上,为全国79家发电供热企业提供优质煤炭。

    在内蒙古呼伦贝尔,记者从全国最大露天煤矿之一的华能伊敏煤电公司生产调度中心看到,煤炭产、运、存、耗、销等数据在“一张图”上实时呈现着。截至11月10日,生产原煤3030万吨,完成煤炭外运1910万吨,年累计发电164亿千瓦时。山西大同的晋煤塔山煤矿,是国家首批智能化示范煤矿。面对寒潮影响,这座矿井的年产能已提升至2500万吨,每天外运的煤炭能装满8公里长的重载列车车厢。

    国家能源集团总调度室生产调度处主管耿桦:我们早谋划早部署,全面加强供热机组供热管网集中消缺,最大力度保障机组稳定运行。目前,国家能源集团供暖面积超7亿平方米。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国家能源集团10月初就对北方部分区域开始供暖,已经有54座电厂的99台供暖机组开栓供热,目前已覆盖东北三省、内蒙古、宁夏、山西等区域。

    各地储气库相继开启

    进入调峰保供阶段

    储气库是装天然气的“储存器”,由于储存量大、调峰能力强,是季节调峰的重要基础设施。近日,随着我国多地气温下降,各地储气库相继开启冬季天然气保供工作,全力保障各地用气需求。

    在天津滨海,随着工作人员陆续打开多口储气库注采井的生产阀门,大港油田正式开始向北京供气。首日开井11口,瞬时气量超1000万立方米/日,首日调峰气量、冲峰速度和开井数量均超历史纪录,预计今冬明春可向北京地区及周边供应天然气突破23亿立方米。

    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天津储气库分公司高级工程师 夏国朝:我们冬季日供气量占北京地区用气高峰量的近五分之一,今冬明春库群将有101口井投入供气,日供气有望突破3300万立方米的历史极值,开井总数也将创新历史新高,为今冬明春天然气能源保供提供坚实屏障。

    东北地区最大的储气库群——辽河油田储气库群,近日开启新一轮冬季天然气保供。储气库群日供气从11月8日的750万立方米正逐步攀升,最高供气能力可达到4100万立方米。截至目前,辽河储气库群建库已累计注气量近160亿立方米,总供气量近100亿立方米,全力保障东北和京津冀地区天然气季节调峰任务。

    中国石化充分发挥上中下游一体化优势,积极统筹国内外天然气资源,持续开展储气库的注气工作。普光、元坝、涪陵、大牛地等主力气田保持自产气稳产上产。截至11月10日,中国石化已形成储气库有效工作气量超25亿立方米,可满足1.6亿户家庭1个月用气需求。

    提升储气调峰能力

    开启“送暖”模式

    相对于管道气,液化天然气方便运输、机动灵活、安全高效的特点,逐渐成为最活跃的天然气供应形式。近年来,我国加大了液化天然气站等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在今冬明春的保供过程中,液化天然气接收能力的增加,将进一步提升所供区域天然气供应和应急调峰能力。

    在天津,中国石化天津液化天然气接收站3座22万立方米储罐近日正式投用,新增储气能力超4亿立方米,接收站储气能力达10.8亿立方米,占全国31座已投产液化天然气接收站的8.7%。

    中石化天津液化天然气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刘景俊:工程的完工使天津液化天然气接收站新增储气能力超4亿立方米,至此,该站天然气总储气能力达10.8亿立方米。

    在江苏,中国石油江苏液化天然气接收站目前正在以每天3600万立方米的高负荷外输量保供。这里的6座储罐,满库容情况下可储备天然气6.7亿立方米,可以满足江苏省一周的用气量。全国规模最大液化天然气储备基地——中国海油盐城“绿能港”,4座已投产液化天然气储罐在进入采暖季前已达到80%的高罐存状态。

    中国海油盐城“绿能港”副总经理 袁斌:我们提前研定接船计划,10月份实现“6天接卸3船、1天进出港2船”的高效作业。

    截至目前,中国海油所属5座液化天然气接收站总存储能力达24.5亿立方米,在盐城、珠海、宁波等地还有17座储罐正在建设中,预计到2024年底,将再新增储气能力7.16亿立方米。中国石化青岛、天津2座液化天然气接收站总存储能力达16.8亿立方米,2024年一季度,还将建成投用潮州华瀛液化天然气接收站,将再新增储气能力4亿立方米,可进一步提升所供区域天然气供应和应急调峰能力,为冬季保供夯实基础。

    清洁能源能用尽用

    提供更多绿色支撑

    随着我国持续加大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冬季保供的能源供给将更加多元化。在这个供暖季,除了煤炭、天然气等常规能源以外,越来越多的地方也在积极探索太阳能、地热能、水能等清洁能源供热新方式,为能源保供提供更多绿色支撑。

    在内蒙古扎鲁特旗,通过实施“以电代煤”,利用当地的风电资源,为当地居民供暖。

    据了解,通辽市扎鲁特旗地处蒙东高寒地区。一直以来,燃煤锅炉供暖是这里的主要供暖方式,环境污染大、覆盖面积小。通过利用风电的蓄热式电锅炉供暖,能够实现“停电不停暖”,保障了供暖的稳定性、连续性。

    扎鲁特旗风电场场长贲星:供热站供热能面积共39.7万平方米,能够源源不断将热量输送到4000户1.2万居民家中。

    位于北京市通州的北京首个中深层地热示范项目,日前进入供暖准备阶段,地热水经换热站和热力主管网进入居民家庭,项目供暖能力可达35.3万平方米,服务居民超3000户。

    在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长江干流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向家坝、三峡和葛洲坝6座梯级水电站,目前已完成2023年度蓄水任务,总可用水量达410亿立方米,蓄能338亿千瓦时。

    三峡集团长江电力梯调中心水资源部主任 郭乐:经测算,梯级水库可用水量同比增加超160亿立方米,蓄能增加超90亿千瓦时。

    截至目前,6座水电站已累计发电超2033亿千瓦时。此外,一些能源企业也在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和设备巡检维护工作,保障迎峰度冬能源安全稳定供应。在北盘江流域的4座梯级水电站,这几天正在开展隐患排查和风险管理专项整治工作。在贵州关岭永新光伏电站,工作人员通过视频监控等方式对光伏场区的75个发电方阵,约67万块光伏板进行安全监测工作,确保冬季电力安全稳定供应。